工信部聯合第四范式等企業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育標準
        2019-01-02


        日前,第四范式與科大訊飛、寒武紀、特斯聯等國內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見證下,聯合簽署《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育標準合作備忘錄》,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陳新,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第四范式合伙人、副總裁梁軍,寒武紀副總裁錢誠,特斯聯副總裁李楊等代表出席簽約并致辭。


        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將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統籌推動下,完善人工智能學科布局,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培養“人工智能+X”復合型產業人才。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依靠發展自主原創技術,帶動了國內AI產業的發展,在國際上取得了不俗成果。然而,高速產業規模增長與低速人才培養輸出之間仍存在巨大矛盾。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能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儲備方面,中國只有5%左右。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調研統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萬億,AI人才缺口達到500萬。AI人才供給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前沿理論研究人才以及中端的技術應用和科技轉化人才之外,最大的缺口在于“金字塔”底座面向產業行業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第四范式合伙人、副總裁梁軍在會上分享了第四范式在AI人才培養上的實踐經驗。梁軍指出,AI在早期比較依賴頂尖人才,但頂尖人才總是稀缺的。第四范式開發了通用型AI平臺“第四范式先知”(下文簡稱“先知”),覆蓋了高維算法、模型建設、平臺搭建等AI全流程,降低了AI人才門檻要求。“先知”在金融、能源、醫療、媒體等諸多行業獲得了不少頭部企業的認可,但面對某國有行客戶提出的300個應用場景需求時,我們發現AI產業需求如此龐大,一家公司的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AI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快速培養AI人才。


        為此,在推出“先知”平臺后次年,第四范式成立了“范式大學”,致力于幫助企業進行AI人才培養,讓AI不僅僅是尖端科學家的工具,也能讓廣大非AI背景的人使用。截至目前,范式大學已為上百家行業客戶及合作伙伴提供了培訓,幫助企業的原有開發人員轉化為AI人才,利用“先知”開發環境快速構建AI應用。


        在全球經濟競爭關鍵時期,國家在政策上鼓勵技術創新,鼓勵業界領軍企業共建共享。科大訊飛、第四范式、寒武紀、特斯聯作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均有各自技術、商業優勢,并愿意承擔促進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繁榮發展的產業責任與愿景。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此次聯合國內產業頭部企業,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導下,梳理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養體系與標準,使人才精準面向產業需求和企業市場需求。國家相關部門聯動越多,產業鏈伙伴參與越多,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受益就越多,產業人才培養就越能從產、學、研、用做到融會貫通,培育的人才就越快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康平县| 泽州县| 墨玉县| 云林县| 宣汉县| 应城市| 疏附县| 龙南县| 科技| 衡南县| 申扎县| 泰顺县| 德江县| 穆棱市| 顺昌县| 高要市| 沙田区| 曲周县| 伊通| 体育| 元江| 澎湖县| 牟定县| 思南县| 浮梁县| 岱山县| 杨浦区| 隆尧县| 富源县| 兴安县| 绥宁县| 武安市| 韶山市| 呼伦贝尔市| 南雄市| 鄂尔多斯市| 营山县| 突泉县| 南阳市|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