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曾說,“人工智能會是下一個20年里顛覆人類社會的技術。”顯然,擁有大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嗅到這一機遇,包括亞馬遜、谷歌、BAT在內的巨頭們紛紛開始布局人工智能;傳統企業也不甘落后,試圖在智能時代保持競爭優勢,把握機會,成為下一個商業時代的巨擘。盡管入局者們的商業模式、應用場景和技術選擇各有不同,但通過人工智能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搶奪精細化市場、改善用戶體驗,成為當下企業家們的共同選擇。如何讓企業落實AI戰略、決勝智能時代,成為企業家須要考慮的問題。
2017年8月18日, 一年一度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以下簡稱為“亞布力峰會”)在寧夏銀川隆重開幕,作為中國企業家最高規格的思想交流平臺,今夏的亞布力峰會始終對催生商業變革的創新力量保持高度關注。鑒于過去兩年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對整個商業格局的深遠影響,本屆亞布力峰會的聚焦點之一便是“”人工智能技術在高維時代的商業落地。第四范式聯合創始人、首席研究科學家陳雨強作為人工智能論壇的主講嘉賓,與在場企業家們深入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究竟如何可以影響企業運營、以及企業爭奪AI時代入場券的核心要素。
企業擁有智能時代的競爭力,須“超高維度”的AI技術
在過去幾年的商業競爭中,企業可憑借在新興領域的先發優勢,進行規模化布局、搶占流量紅利,完成品牌打造和行業重塑。隨著互聯網經濟上半場的逐漸落寞,在用戶增速放緩、流量被先行者瓜分殆盡的今天,這樣以“圈地為王“的商業模式越發暴露出“瓶頸”。對此,第四范式陳雨強認為,無論是后來的入局者、還是已經完成布局的行業巨頭,如何深耕用戶價值,實現精細化運營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陳雨強認為,通過超高維度的AI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進行以往無法想象的精細化運作,從而大幅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數據量極高、模型“VC維”(“VC維”是統計學指標,可度量機器的智能水平。VC維越高,機器的學習能力就越強,機器學習模型越準確)極高的情況下,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經可以代替、甚至超越人類專家,去處理各類業務問題。具體機器是怎么做到的呢?可以理解為,人類通過總結規則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應用場景中,業務專家總結的規則數越多,維度就越高。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機器也來總結規律,因為機器精力無限、且能抓住最細粒度的信息,從而能總結出大量人類無法發現的規律,擁有遠高人類的學習能力。實踐表明,如果能讓機器寫出1000萬條以上的規則,在該領域機器就超越了人。
以亞馬遜為例,其之所以能夠“智能超車”傳統零售大鱷沃爾瑪,正是得益于超高維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倉儲、營銷等環節的應用。單就店面設計環節而言,沃爾瑪因為業務專家的精力有限,只能完成一萬多家商店的個性化設計。而基于大數據和高維度AI技術,亞馬遜能夠為其3億多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商品推薦,精準定位優質客戶,靈活應對需求,因此收獲了商業價值的巨大提升。
企業擁有智能時代的競爭力,還須具備五個必要條件“BRAIN”
陳雨強認為,盡管當前輿論集體投奔人工智能,但AI技術若要在工業界全面落地,除了超高維度的技術支持、更須企業構建商用人工智能的五個核心要素,即Big data(過程數據)、Response(反饋數據)、Algorithm(高維算法)、Infrastructure(計算資源)和Needs(明確需求),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及服務提供商第四范式將其概括為“BRAIN”。陳雨強建議企業家們,采取“專業化分工+專注核心環節”的方式,充分借力人工智能平臺,關注數據本身及業務需求,更加高效地通過智能決策引擎讓數據發揮價值。
首先,過程數據(Big-data)是人工智能存在的基石,按照當下技術的實現情況,一個優秀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一千萬以上的過程數據樣本。因此,在數據方面,企業需加強對用戶每一個行為及其結果的記錄意識;其次,僅擁有原始的數據樣本還遠遠不夠,企業還應該建立數字化、不間斷的反饋數據(Response)閉環,將實時數據進行反饋,讓機器通過正、負反饋數據來不斷學習用戶的特征,使模型具備自我進化能力;第三個必要條件就是陳雨強所描述的超高維度算法能力(Algorithm),這是決定企業運營效率提升的關鍵;不僅如此,在人工智能實際業務場景中,動輒數十億級別的數據,會給計算框架帶來嚴峻的考驗,高性能、大規模的計算資源(Infrastructure)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第四個必要條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只能解決單一領域、有邊界的問題(例如AlphaGo只會下圍棋,不懂象棋)。這就須要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必須定義清晰的業務需求(Needs),在實際業務中,實現多目標拆解、優化的方式,在分別完成對單個目標的優化后,達到對整體運營目標的優化。
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運營中有效地發揮價值,并非單一因素可以決定,這并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陳雨強認為,目前企業想要獨立構建人工智能能力,仍然“門檻較高”。陳雨強和同事們正致力于降低人工智能的準入門檻,第四范式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平臺“第四范式先知”,已經能夠讓企業的業務人員在一個月內擁有AI能力,真正降低了AI技術的應用門檻。希望能幫助更多企業成為AI技術應用者,享受AI技術革命帶來的商業能量,立足當下、決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