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簡稱MMC)內舉辦的“AI+醫療”戰略合作發布會上,國內首款基于人工智能(AI)實現的糖尿病及并發癥管理產品“瑞寧知糖”,引起眾多關注。據悉,該產品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院士團隊與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第四范式共同研發,可預判人們未來3年罹患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等代謝疾病的潛在風險、提供專業評估報告及個性化干預方案,今年年初,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親自參觀“瑞寧知糖”后給予了高度認可。此外,發布會上,瑞金醫院與第四范式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共同推動一系列AI+醫療產品在健康領域更廣泛的應用,提升國家慢性病管理水平,以技術造福大眾。
瑞金醫院內分泌科擁有國家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衛生部重點實驗室,連續八年聲譽排名專科全國第一;第四范式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領軍者、在遷移學習領域世界排名第一。此次強強聯合,旨在改變我國糖尿病等慢性病早期知曉率與控制率低的現狀——以糖尿病為例,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達到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達50.1%,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的最大潛在殺手,然而,由于慢性病篩查準確度低、針對性干預難度大、健康管理工具缺失等醫療難題,成人對糖尿病的知曉率僅有30.1%。寧光院士對此表示:“醫療資源缺乏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社會在慢性病預防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我們可以用AI來解決。對于糖尿病高風險人群,‘瑞寧知糖’的疾病風險預測功能可以提高公眾自我預防及疾病重視的意識,此外,‘瑞寧知糖’基于AI技術的個性化健康方案,可以幫助更多人回歸健康。我們的目標是10年后降低糖尿病發病率1%,降低糖尿病各種并發癥患病率10%,第四范式的AI技術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第四范式的愿景是“AIfor everyone”,讓AI能夠真正福及大眾。此次發布會上,第四范式同時發布了瑞寧知糖、瑞寧知糖專業版、瑞寧知心、慢性病智能咨詢系統,以及慢性病管理一體化機器人等五款產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慢性病三級預防理論,以《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為指導,第四范式慢性病管理系列產品實現用戶輸入基礎指標條件下,即可享受慢性病精準篩查、危險因素分析、個性化干預方案推薦和健康管理等全流程貼心服務,讓眾人享受到標準化、專家級的AI慢性病管理服務。第四范式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戴文淵表示:“此次發布的是第四范式在醫療領域的階段性成果,從2016年起第四范式就已經醫療領域進行研究,諸多醫療產品已經具備行業應用的領先性和廣泛的場景覆蓋能力,未來還將有多項第四范式醫療終端產品問世,幫助用戶在線上線下實現一站式慢性病管理,并拓展到更多疾病的篩查與管理中。”
盡管國內外AI巨頭也紛紛布局醫療領域,但受制于AI“命脈”數據在醫療領域的匱乏,熱炒概念多成為泡沫式嘗試,而瑞寧知糖、瑞寧知心系列產品則率先落地并開展了商業化,第四范式資深科學家、醫療產品負責人涂威威在發布會上解釋了其中的技術細節。在寧光院士的帶領下,瑞金醫院構建了全國最大的代謝性疾病樣本庫,深入對慢性病患者致病因素、治療管理等課題研究分析,為我國慢性病醫療研究和防控做出巨大貢獻,同時為雙方合作的落地提供了數據基石。同時,第四范式數據科學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慢性病建模方案,通過高維機器學習技術、遷移學習技術、半監督學習和可解釋機器學習技術等全球領先算法應用,總結出50萬條預測新規則,并通過構建虛擬代謝模型,結合高維機器學習技術,提出創新性的個性化干預方法,目前,瑞寧知糖針對糖尿病預測規則遠超傳統臨床金標準規則數量,其糖尿病預測準確率比基于臨床金標準的預測提升2-3倍,基于AUC評估效果在絕對值上也遠超現行ADA(美國標準)、芬蘭標準和CDS(中華醫學會標準)等標準。與瑞寧知糖相似,瑞寧知心在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預測效果上與國際著名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標準相比,基于AUC評估效果絕對值提升14%,超出行業標準預測水平,領先世界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預測。
基礎指標輸入即可得出比專業醫師判斷更為準確的患病風險評估結果,同時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可從單一病癥拓展到并發癥的管理。醫療資源向來是稀缺寶貴,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和醫學專家智慧結晶的AI醫生,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有助于重塑傳統看病模式,惠及個人、醫療健康機構,乃至整個社會。